我国护理人才缺口达80万,将临国际护士节,“护理高质量发展宣言”国内首发
将临“五·一二”国际护士节,今天在沪召开的“首届亚洲护理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护理人才缺口达80万,即便在医学高地上海,护理总人数约为9.2万人,相比实际临床需求仍捉襟见肘。护理专家呼吁:加快护理人才培养、细分护理方向,是现代护理的当务之急。论坛同时首发国内“护理高质量发展宣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际护士会(ICN),将 2020 年定义为 “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以此表达全世界对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玉侠告诉记者,上海目前护理人才学历水平持续提升,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护士总人群38%,专科占比62%,硕士博士占比约2%。近年来护理专业要求水涨船高,“倒逼”护理加大培养规模。“目前看来,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不小,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医生掌握新方法,护理也要跟上节奏,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专家说。
近期一项多种类职业研究发现,护理是最难被替代的职业之一。张玉侠直言:护理结合技术和人文,随着高精尖医技普及,病家身心需求增多,对护理专业提出更大挑战。她举例,许多医改举措看似与护理关联度不高,实则具体操作的护理参与度也至关重要。DIP医保支付改革为价值医疗服务“买单”,护理便是其中一项;智慧医院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护士来操作……
为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今天的论坛上, 由国内32家顶尖医院和护理院校共同起草的《护理高质量发展宣言》正式发布。记者获悉,宣言厘清未来护理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明确了发展核心内涵,同时提出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管理、服务创新等发展要义。
“这一宣言将成为未来国内护理发展的纲领,为护理事业加速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护理为推动人类社会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张玉侠说。
首届护理论坛为护理专业人才提供交流平台,记者获悉,12个分论坛聚焦疫情防控、智慧护理、护理教育、专利转化、专科护理、循证护理等多个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亚洲护理论坛”旨在为亚太多个国家医学、护理交流搭建稳固平台、建立良好机制,助力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亚洲医学事业高质量、高水平跨越性发展。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来源:作者:顾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