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门诊统筹药店,取消「城乡起付线」
今年起,多地取消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报销起付标准”,涉及大批门诊统筹药店。
来源 | 药店经理人
01
多地门诊统筹药店,取消“城乡起付线”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医保局发布2025年普通门诊待遇标准,普通门诊统筹通过统筹基金保障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
除此之外,2024年全市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超过两千元:(1)职工医保在职人员为2723元/人·年;(2)退休人员为2996/人·年;(3)居民医保参保人为2179元/人·年。
在报销比例方面,门诊统筹药店以及对应的医疗机构(一级、一级以下非盈利类型),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均为90%。
梳理发现,从今年开始,全国又有多地出台规定,普通门诊报销取消起付标准,尤其是对于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
例如,自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省城乡医保相关资格参保人“普通门诊报销”方面不设置起付线,门诊统筹药店及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60%-70%。
根据洛阳日报消息,从今年开始,河南洛阳全市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8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350元。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按照60%比例报销。
近期,安徽省医保局、财政厅发布的《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保障政策》自2025年1月1日实行。该政策要求,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基本医保基金年度支付金额累计封顶30万元。
在普通门诊方面,在参保地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不设起付标准和单次报销限额,基本医保基金报销比例为60%,年度报销限额150元,高于150元的地市可继续执行原年度报销限额。
需要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就有地方率先变更门诊统筹政策,取消相关报销起付线。例如,2023年的武汉职工医保门诊报销发生重大变化,取消了职工医保门诊报销几百元的起付线。
2024年,湖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并明确,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报销时,与相关医疗机构对等,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70%。同年,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发出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引发民众关注。
02
门诊统筹药店,面临社区医院“抢生意”
包括上述动作在内,近年来随着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推进和深化,取消或降低相关报销起付线,愈来成为重要趋势。
对于药店而言,其最显著的影响莫过于降低了购药门槛,直接刺激患者购药需求,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群,甚至直接吸引院内客流到店内。但从另一面看,集采药品在公立医疗机构零差价销售,同样是取消起付线以及相同的报销比例,患者还有可能倾向于离自己较近的社区卫生中心。
对此,有业内观点直言,社区医院开始跟药店抢生意了,原因主要是医保报销有优势,而且医保品种越来越丰富。另外,让药店头疼不已的处方流转,社区医院难度也降低不少。
据悉,山东某地区实施门诊统筹后,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长30%,而药店因无法提供诊疗服务而流失了慢病客流。某药企在做慢病管理业务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复购率也显著高于药店。
有业内观点解释称,患者在基层机构可完成问诊、检查、开药全流程,而药店仅能提供药品销售;另外,基层医疗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定期随访等方式绑定患者,场景贴合度相比药店更高。但从长远角度考量,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应更加注重公平性,避免基层医疗过度虹吸患者资源,导致药店生态失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