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在各朋友圈、微信群散布着这样一条消息


  此消息一出,以老年人为主的参保人就急忙赶到医保中心采集信息,造成昆明各医保中心人满为患。


  “这是一条谣言,参保市民切不可相信!”昆明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副局长孙建才说,市医保局于今年6月开始在全市医疗保险范围内推进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使用,但识别信息采集工作计划要1-2年分批完成,而且识别信息采集与否,不与医疗保险待遇享受挂钩。市民错峰就近就便前往即可。


  据悉,目前昆明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已逾546万人,截至7月12日,全市累计采集量达22.70万人。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分批进行采集,首批重点采集4类人群。


  哪4类人群?


  1、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参保人 约10.48万人;


  2、城镇职工“两特病”就诊证持证参保人 约20.66万人;


  3、城乡居民门诊大病就诊证持证参保人 约2.12万人;


  4、城乡居民建档立卡贫困户 约34.87万人。


  去哪采集?


  还没去采集信息的人员,可自行前往昆明市19个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及下辖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共300多个采集点,只要带着身份证,在任何一个采集点都可以采集。


  如参保人行动不便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进行采集的,可与各自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联系进行登记,将安排专人上门进行采集。


  西山区采集地点:


  如何采集?


  13日下午,在昆明市级行政中心综合服务楼的服务大厅内,已有不少市民前来进行指静脉采集。记者现场看到,整个采集过程很简单,只是把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放在一个小机器上,不到一分钟就采集完了,不破皮不流血,就像按个手印一样简单。


  昆明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参保管理处杨处长介绍,指静脉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来进行个人身份识别,静脉隐藏在身体内部,被复制或者盗用的机会很小,同时又是活体技术,无需担心伪造。“说白了,就是给你的指头血管照个相。”


  所以,这才是官方消息,


  大家一定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按照正常秩序办理相关事项。


  来源:西山区医保局、春城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