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幸福


  看呼吸道感染,只花了16元


  12月8日早上,61岁的王珍焕感觉身上没劲,不住地打喷嚏,喉咙也难受,还有点发烧,便来到小区对面的檀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为王珍焕看病的是全科医生张秀玲。她已在这当医生20多年,去年,还到市中心医院万山分院进修。张秀玲建议王珍焕做个血常规检查,之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儿子、媳妇上班忙,我要帮忙带孙女,还要做饭。”王珍焕迫切地想早点好。张秀玲帮她开了三天的药,记者看到,这些药物包括2瓶葡萄糖注射液、2支利巴韦林注射液、1支地塞米松林酸钠注射液、3支清开灵注射液、1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加上化验费,收据单上显示,王珍焕一共花费42.79。其中,新农合即时报销26.67元,她只需自己支付16.12元。


  “以前到大医院看个感冒、发烧,输液三天的话,怎么也得花几百元,而现在十几元就搞定了。”王珍焕说,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变好了,医生素质也提高了,看病便宜,有时还有大医院的专家来坐诊。


  就在记者与王珍焕聊天时,胡先生也来看病。他被诊断为急性咽喉炎,开了两天的药,自己支付了7.66元。“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方便又便宜,谁还愿意到大医院去挤!”胡先生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光硬件条件改善了,还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即药物进价多少,就卖给患者多少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一些大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大医院医生会来社区坐诊或会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轮流到大医院进修;新农合报销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新农合居民门诊的报销比例为60%,住院报销比例可达90%,双女户、低保户的报销比例更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檀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友成告诉记者,该中心去年平均每个月就医的患者有1800人次,现在增长到了2100人次。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正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正逐步实现。


  没交钱就住进了医院


  自2014年3月1日起,宜城公立医院全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便民服务。患者入院时,只需将本人医保卡(或新农合卡、身份证)交医院保管,与医院签订《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出院结算时支付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即可。


  12月12日早上,宜城市流水镇66岁的桂荣富来到宜城市人民医院看病。他腹股沟长了个包块,已经有一个多月,最近隐隐作痛。“还以为吃点药就好了,身上也没带钱,没想到还得住院。”桂荣富在门诊被诊断为腹股沟疝,需入院做手术。


  好在宜城市人民医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桂荣富没有交任何费用就住进了该院普外科。桂荣富的老伴感激地说:“真的很方便,这也是对病人的信任。”


  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实行“先急救后付费”。6日下午4点多,63岁的王家合胸闷、胸口疼、头晕,在老伴的陪伴下来到该院就诊。经过心电图等检查,王家合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在未收住院费用的情况下,心内科紧急为王家合做了手术。


  王家合的儿子王伟说,心肌梗死这样的病非常凶险,如果先交住院费用再做手术,肯定会耽误时间,先急救后付费为病人争取了急救的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何快速开通梗死的血管最为关键。开通得越早,安全性越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黎晓兰说,在该科室,80%以上的患者都享受了“先急救后付费”。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患者都在出院时补交了费用,基本无恶意欠费情况的发生。


  我给党代会捎句话


  “先住院后付费”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希望有更多的医院加入进来,都来实行这一便民利民举措。


  (松鹤路小学教师李厚芬)


  原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冷清清。实行分级诊疗,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大医院医生集中精力看大病,也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希望分级诊疗全面执行下去。


  (襄州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护士谭艳萍)


  大数据解读


  药品零差价


  市区15家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533项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用及检验费下调15%。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施零差价销售,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0%。


  先住院后付费


  2014年3月1日起,宜城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截至2016年12月10日,10万余人次受益,累计为病人垫付资金上亿元。


  截至目前,宜城、襄州区、保康、谷城、枣阳、老河口、南漳均全面或在部分公立医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


  分级诊疗


  我市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别组建了医疗联合体,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首诊在社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460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554个责任医师团队,为93.2万家庭开展服务。到2017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健康扶贫


  对困难群众实行“免、降、扩、提”的新农合扶贫政策。“免”:免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降”: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2000元下降至8000元。“扩”:逐步扩大门诊大病报销范围。“提”:提高患慢性病或者重特大疾病长期门诊治疗医疗费用报销限额,提高住院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