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强化药品保障 用心解决基层群众用药难题
近年来,宁夏中卫市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实施,统一规划建设中卫市精准药学服务、处方审核流转中心、中药智能煎配送“三大中心”,按照“一个目录管、一个中心审、一个渠道送、一套机制”保的总体思路,强化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进药品和医师下沉基层,有效缓解了基层用药短缺和群众就医不便问题,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65.7%。
“一个目录”管全市
挂牌成立1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3个县域医共体,搭建了“市级平台+城市医联体平台+县域医共体平台+智慧医院”的信息网络架构,加快推进4个中心药房建设,实施医联(共)体内药品、中药饮片等集中带量采购,年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
在自治区常用、临用药品使用目录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市药品常用目录、临用目录,并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情况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为1年。
目前,全市备案常用药品3269种、临用药品607种。中宁县建立了医疗健康总院“疾病+专家+药品”三下沉工作机制,将高血压、糖尿病等7类30多种疾病、148名医师和208种药品下沉慢特病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采取“县级专科医师+乡镇全科医师”的联合诊疗服务模式,实现慢特病患者上下转诊、动态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慢病管理中心13个,下沉药师16名,乡镇药品品种达到380种,有效解决了慢特病患者多跑路、多花钱的问题。
“一个中心”管审核
投资83.32万元建设中卫市处方审核流转中心,该中心已于2021年6月上线运行,11家基层医疗机构接入平台,累计前置审核处方790931张,实现了医嘱用药自动审查、事前提醒、事后审核,审核率100%,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目前,中卫市正在加快推进其他医疗机构陆续接入平台,预计2025年上半年可全部接入使用。
“一个渠道”统配送
县域医共体医疗健康总院对成员单位药品耗材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建立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按需增加药品品种,慢病患者处方延长至4周,切实增强了慢性病、常见病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对部分慢特病患者所需的特殊药品进行预约登记,由慢特病管理中心专门采购,有效解决了慢特病患者“折返跑”的问题。
“一套机制”做保障
短缺预警,及时掌握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流感等季节性疾病药品储备情况,由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总院和县(区)医疗健康总院统筹保障短缺药品,成员单位相互联动,统一采购,按需配送。动态加强基层急救药品和儿童、老年人用药配送。一旦发生药品短缺,及时在“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逐级上报,及时处置。
协同联动,沙坡头区遴选二级目录内药品1651种下沉乡村,对耗材实施联盟议价采购,2023年,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16.17%、14.14%,群众医药负担进一步降低。海原县医保部门及时将“血塞通”“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4种药品下沉李旺等15家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了群众基层购药难的问题。
同质化管理,积极发挥市级药事质控中心作用,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医联(共)体考核指标,每季度开展实地质控指导,全面规范了基层诊疗用药行为,2024年开展临床用药培训4次,医疗机构覆盖率100%。
下一步,中卫市将以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卫市处方审核流转中心建设,巩固完善医联(共)体内药品统一目录、统一药事管理、统一配送管理等措施,加快中心药房建设,做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贡献力量。
来源: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