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安居医院骗保连环案新进展 涉案多人被起诉
除医院外,医保管理部门也成为这宗骗保“窝串案”的主角。
被检方带走三个多月后,济宁任城区安居医院骗保案终于有了新进展。10月5日,省检察院发布权威消息称,案情侦查终结,涉案多人被移送审查起诉。 若单论涉案金额,300多万的数字恐怕激不起更多人兴趣。但这宗发生在乡镇医院、却被省检察院通报的骗保案,将医院原院长、副院长、新农合办公室主任、财务科长、理疗科长等核心科室负责人全部“撂倒”。更为严重的是,本该行使监管职能的医保管理部门也成为这宗骗保案的主角之一。也正因此,案发之初,检察部门便将其定性为“窝串案”。
明星院长的倒下
始建于1958年7月的济宁安居医院地处济宁市城西,京杭老运河南岸。作为基层乡镇卫生院,这所老院承担着全镇七万多人的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虽然地处乡村,但这所老院却成为济宁市首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在安居医院发展史上,刘善春成为被诸多职工念叨至今的老院长--即便是在今年6月份,他被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带走,并被以涉嫌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 归国家卫计委主管的《中国农村卫生》杂志曾在五年前,对刘善春和他主政的安居医院进行过报道。文章中提及,自1980年学校毕业回到老家济宁安居镇后,刘善春便从未离开过。 十三年外科大夫经历后,1993年刘善春被提升为副院长,成为医院管理者之一。一年后,刘善春火速转正,成为医院一把手。 本报采访中了解到,在任职院长二十年的时间里,刘善春使安居医院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一线出身的管理者,他为医护人员制定了长期业务培训计划,为每人争取进修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能否在业务技术上有长进,就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不仅如此,安居医院还为职工盖起了职工宿舍,面积从95至150平米不等,多名高龄老资格的医师享受着三室二厅二卫的待遇。 五年前那次受访,刘善春就建议加大基层卫生院的报销比例,分流病患,促进城乡发展平衡。未曾想五年后,刘善春案发,所涉案情正是与医保报销问题有关。“窝串案”今年6月13日夜,济宁市检察院发布消息,以涉嫌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对任城区安居医院原院长刘善春、副院长姜杰、新农合办公室主任赵华良立案侦查;以涉嫌行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对任城区安居医院理疗科主任韩拥军立案侦查。以涉嫌受贿罪,依法对任城区安居医院财务科科长郭宏立案侦查。 通报显示,经查犯罪嫌疑人韩拥军伙同刘善春等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国家新农合专项资金,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上述通报还特别提及,刘善春等人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冲击)不亚于地震。都蒙了,没想到院长出事了,更没想到医院几个主要科室主任也都进去了。”10月6日,济宁安居医院一名职工对记者感慨道。 也难怪职工们对此有地震般的震动。公开资料显示,刘善春系外科出身,而副院长姜杰则是分管内科的副院长,并多次获评当地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还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报表彰。2011-2012年度,再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而主治医师韩拥军掌管的针灸理疗科,也是全院的热门特色科室,在当地享有很高的认可度。“以前忙的时候得一大早来排队挂号,楼道里加床也是常事。”上述职工介绍说。 这宗由检方披露的骗保案,带给外界的震惊不仅是窝案。 6月13日检方披露信息中还提及,任城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董乾、工作人员张昊被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 这也意味着,本该行使监管职能的医保管理部门也成为这宗涉案300余万元骗保案的主角之一。也正因此,案发之初,检察部门便将其定性为“窝串案”. 记者现场采访中发现,日前济宁市社保局已在医院报销窗口显著位置,加设了“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公告牌。“老子管儿子”式监管
为期多日的采访中,多名医疗卫生行业人士均向本报记者表示,一家医院从院长到科室负责人集体“沦陷”,已令人震惊。而地方医保部门涉案其中,成为骗保案另一个主角,则更令人反思。 本报记者检索发现,在2011年度济宁市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活动督导检查时,时任济宁市中区新农合办公室主任的董乾也全程参与,并担任第二督导小组组长。 当年文件显示,督导检查内容为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制度建设情况、补偿方案情况、补偿程序情况、基金监管情况、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情况等。“这样的督导,不仅很难查处问题,即便发现了问题,同在一个系统内,也很容易被掩盖。”济宁一名医院管理人员就坦言,医保监管手段落后,监管能力差,监管不到位,这是当前普遍套保、骗保的主要原因。“目前各区县掌控资金的新农合管理部门很多地方都设在卫生局,在资金使用、监管上存在‘老子管儿子’的弊端,建议把资金管理从卫生局剥离出来成立独立机构管理,结合审计、监察等机构参与,形成相互制衡。” 与济宁相距不远的临沂,则在数年前就开始了这方面尝试。 时任临沂莒南县检察院检察长苏波曾表示,在调研过程中检方发现了骗取新农合资金的情况。“有病人冒名来报销,而作为对病人资格审查的医生不去对病人的身份严格审查,有时候还帮助病人去修改资料。医务人员也趁机套取新农合资金,个别医院特别是挂靠医院的个别卫生室,为了增加收入,把一些参合农民的医疗证集攒在一起,用参合农民的名字不间断地套取新农合资金。” 为此,自2010年开始,莒南县检察院在卫生系统成立了民生检察联络室。一年后,临沂市检察院、临沂市卫生局在莒南县院召开现场会,推广“莒南模式”。 山东省检察院原检察长国家森,曾对临沂市检察机关驻卫生系统民生检察联络室的工作做法和成效作出批示,省检察院、卫生厅也曾多次调研、反复论证,但终未在全省广泛推广。未了局
因这宗骗保窝串案尚未宣判,相关涉案细节也未披露。但本报获悉的多方信息显示,安居医院骗保历史已近十年。 有知情人士透露,除监管缺位外,新农合审核、报销系统存在的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骗保的发生。 今年3月份,日照东港区法院审结一起贪污案。一家医院医保处工作人员侯某在工作中偶然发现,将城镇住院病人的名字输入到新农合报销系统中,只要有相同的姓名和性别,便可利用这些病人的住院信息,在新农合报销系统中再报销一次。于是,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侯某利用负责新农合医疗审核、报销的职务便利,伪造19人的住院信息,骗取新农合医保基金共计人民币12万余元,最终获刑8年。 潍坊诸城市审计局工作人员郭夕平,结合近年来新农合基金审计的实践,曾于今年初撰文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资金的种种乱象。其中亦提及了新农合监管存在的漏洞,“新农合报销系统不完善,随意输入信息即能实现报销,缺乏基本的自身‘免疫’功能。” 就这样,在并不完善的系统中,安居医院从院长、副院长到多个核心科室负责人,集体出动蚕食着新农合基金。
2013年,济宁市中区人大代表前往安居医院调研新农合执行情况时,安居医院已暗中骗取新农合资金多年。即便如此,负责汇报的副院长姜杰仍表示,“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医院设置新农合公示栏,对新农合收费项目及价格、报销范围及补偿比例等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调研时,时任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正宝亦提醒建议,“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避免跑冒滴漏。” 同样未能将骗保刹车的还有安居医院自身一项跨越近两年的管理年活动。按照该方案,医院将重点加强对新农合管理、财务会计管理,“杜绝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确保基金安全。严格执行费用补偿审核程序,规范审核报销资料。” 如果一切顺利,安居医院将在今年7月写出总结汇报材料,上报卫生局。但未等总结验收,这宗骗保“窝串案”就已案发。(记者 冀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