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企业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贵州企业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贵州省的企业职工退休的养老金是与大多数省份是一样的,也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构成。

每部分的养老金都有确定的计算公式,现列出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 ×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1.4%
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所有的退休人员都有,但过渡养老金只适用于1998年前参加工作的人。
在上面的三个公式中,出现了很多概念,分别说明如下:
-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这个参数是个非常重要的数值,它是决定你退休时,养老金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能够反映为什么同样条件下早退休的人要比晚退休的人养老金低的原因。它往往被称为计发基数, 有的省还把它当作缴费基数,另外它是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重要数值。这个数据是由省统计部门在下年发布上一年的数据。因此退休的时候如果在上半年,有的可能用的还是大上年的计发基数,但在上年的计发基数公布后,会重新计算补发。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这个数值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这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影响个人退休金多少的绝对的关键因素,,它是最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它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下面具体说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从参保之年至退休当年,历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小数。
它的计算可以是月平均指数,也可以是年平均指数。贵州省采用的是年平均指数,其计算公式: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B1/C0+B2/C1+…+Bn/Cn-1)/N;
B——本人当年缴费工资,也叫做缴费基数。
当年未缴费的人员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为0,当年缴费不满12个月的人员当年本人缴费工资据实计算;
C——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N——本人实际缴费年限。
B由于是个人的缴费基数,你自己是可以知道的,可通过查询当地的智慧人社APP或社保局网站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历年缴费基数。困难的是要找到历年的全省社平工资,就是从你上班的前一年到退休的上一年的社平工资,这些都是官方数据。
上面的公式是个人的实际缴费指数。但贵州的所采用的指数不是个人的实际指数平均,而是全程的平均指数。这就要考虑没有缴费的情况。贵州是这样规定的:
职工1992年12月31日以前各年缴费工资指数均为1;1993年1月1日至退休时各年缴费工资指数为职工所在地区或行业建立个人账户年度(最迟为1998年)至退休时历年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贵州是在1993年左右,最早的有在1992年开始个人缴费的,就有了每年的实际缴费指数。因此没有缴费之前和缴费之后的指数和加权平均就是这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因此贵州的全程的个人缴费的平均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M×1)+[1993年1月1日以后的缴费年限N×(B1/C0+B2/C1+…+Bn/Cn-1)/N]}/(M+N)
B和C的含义上面已经解释过。
N——本人所在地区或行业建立个人账户至退休期间的实际缴费年限;
M——本人未缴费费年限。
- 本人缴费年限
本人缴费年限有广义的,还有狭义的。狭义的是你自己真实缴费的年限。我们国家真正实现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政策是在1996年左右。贵州省最早从1993年开始就有开始真实缴费的了。因此从1993年到退休那一年就是真实的缴费年限。这个数字上面谈到会用于计算平均缴费指数。
广义的缴费年限是包含不缴费的年限,如果你中途没有停工或中断缴费,就是你的连续工龄,也就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那年的实际年数。其中不足一年的月数要化成年数,保留两位小数。这个数字就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数值。
- 个人账户退休时储存额
这个数据是与你的缴费指数相关的数值,当你的实际缴费指数越大,你个人的储存额就越多。是你个人缴费部分的累积,它每年都会有利息计算,归属自己个人账户,这个账户就是你的身份证号。
如果是灵活就业者,你缴费的40%归为个人账户,60%归为统筹。
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通过社保app是可以查出的。
6.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基数
这个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数,各省用的是同一个标准,它与退休年龄有关。见下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56
164
41
230
57
158
42
226
58
152
43
223
59
145
44
220
60
139
45
216
61
132
46
212
62
125
47
207
63
117
48
204
64
109
49
199
65
101
50
195
66
93
51
190
67
84
52
185
68
75
53
180
69
65
54
175
70
56
55
170
弄明白了上面的公式和公式中的术语,我们可以尝试学会如何计算贵州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了。
我们假设一个案例,他的个人情况如下:
出生日期
1965年四月16日
退休时间
2025年四月16日
参加工作时间
1983年1月1日
最初缴费时间
1992年4月
个人建账时间
1996年1月
由上面这个表格,可以得出下面的数据,是与计算养老金相关的工龄数值:
实际缴费年限从1993年1月1日到2025年四月
388月=32.33年
过渡年限从1983年1月1日到1997年12月31日
180月=15年
视同缴费年限从1983年1月1日到1992年12月31日
10年=120月
缴费年限(含视同)从1983年1月1日到2025年4月16日
508月=42.33年
此外我们假定我们已经查到了贵州省从1992年到2024年的全省社平工资,并且我们通过登录贵州省的智慧人社可以查到本人历年的缴费基数,就可以算出他从1993年到2025年各年的指数, 假设我们算出这32.33年的指数和是35.5798, 然后除以33(要把小数取整)就得出实际缴费的平均指数是1.0782。然后要带入前面提到的全程指数公式: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M×1)+[1993年1月1日以后的缴费年限N×(B1/C0+B2/C1+…+Bn/Cn-1)/N]}/(M+N)
其中M=10, N=33, 则全程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0×1)+[33×1.0872]}/(10+33)
=1.0669
这个数值是计算个人指数工资的依据,也是决定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的关键参数。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智慧人社可以得到他的个人账户的累积,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的表格:
退休年龄
60岁
计发月数
139
个人账户累积
124890
2025年计发基数
还没有公布,用2024年的,待公布重新计算
2024年的计发基数
7272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1.0669
这样根据上面得到的两个表格,就知道了计算养老金的全部变量,带入文中开头给出的各个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 ×1%
=(7272+7272*1.0669)/2*42.33*1%
=3256.36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24890/139
=898.49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1.4%
=7272*1.0669*15*1.4%
=1629.28
这样算出这个人的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
=3256.36+898.49+1629.38
=5784.23
这个数值对于一个平均指数为1左右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它不低于很多省。
贵州还有一项很好的政策,就是如果这个人拥有独生子女证,还会得到第四部分的增发,它是基本养老金的5%,即:
有独生子女增发=5784.23*5%
=289.21
因此这个人2025年5月份到手的养老金是:
5784.23+289.21=6073.44
这还只是预发,待2024年的社平工资下半年计算出来,这个人的养老金经过重新计算,还会提高。
总结一下贵州省的养老金计算的特点:
- 采用的是全程年平均指数, 计算保留四位小数。视同缴费年限从参加工作推算到1997年底,这比很多省增加了视同缴费年有2到3年。无疑增加了过渡养老金的数目。有独生子女增发。对于后期缴费指数低于1的可以抬高缴费指数。过渡养老金的系数取1.4%,这是最高值,已达国家规定的上限。过渡养老金计算的利民规定可能与贵州曾是老三线的省份有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