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构建全覆盖、多元化县域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平度市作为全省面积最大县域市,现有户籍人口135.6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35.47万人,占比26.6%,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该市立足县域发展实际,紧盯群众所期所盼,整合力量、链接资源,提供助餐、问诊、护理等丰富的养老服务,多角度探索养老发展路径,多举措优化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助洁、助餐、助医、助急、助浴等服务送至老人家中,平度市养老服务呈现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趋势。先后获评“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示范县”等称号。
一、坚持聚力而为,多元提供养老服务供给。突出政府主导。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连续4年列入市委工作要点、市办实事和政府工作报告。落实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体检补助、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普惠养老政策,年度投入养老服务补贴资金4500余万元。建立养老机构运行补贴和星级养老机构奖励补贴制度,年度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出台《平度市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12个政策文件,投入约5亿元建成1处市级特困老人照护中心、17处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处示范性失智老人照护中心,全市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3.75%。强化市场运作。加速“养老+健康”融合,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引进建成青岛国福、华恒康养、东北部山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等综合康养项目3个,培树打造万林、青鸟、红苹果等3个养老连锁品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养老服务建设2.1亿元,新增养老床位1500余张。建设社区嵌入式机构3家,全市45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带动社会参与。以“养老时间银行”为依托,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引导志愿组织、家政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力量,为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等为内容“六助”服务,全市登记为老志愿服务组织28家、注册志愿者1万多人。今年以来,累计注册志愿者842人,完成订单12894次,志愿服务时长5224小时。
二、坚持靶向施治,锃亮叫响养老服务品牌。聚焦高龄老人居家供养难问题,打造“爱心大姐”品牌。通过“政府购买、市场运作、分类服务、监督管理”的方式,实施“爱心大姐”居家照护养老项目,为留守、孤寡、独居、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居家照护服务,构建起“1+17+231”的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已发展服务队伍20支、爱心大姐389名,年累计服务超42万人次。健全完善市镇(街)村(居)家庭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阵地,以养老服务智慧化为突破口,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县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网络。聚焦老人吃饭难问题,打造“暖心暖胃”品牌。坚持“因村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积极探索村级互助型、集中配餐型、暖心饭盒型三种老年助餐模式,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4元”优惠午餐,并从政策保障、暖心捐赠、日常运维等方面完善可持续运行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村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助餐”新路子。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站及助老食堂255处,助餐累计刷卡172万人次,惠及3.3万名老年人。聚焦老人就医难问题,打造“医养结合”品牌。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6家乡镇卫生院和12家养老院以“两院一体”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建立医联体、开设康复中心、设置巡诊室、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方式,在养老院、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不同机构之间建立起畅通转介渠道,实行医院医师定期到养老机构巡诊、养老院护理人员定期到医院护理实习,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资源相互衔接,构建起有效的“医养结合”服务序列。
三、坚持科学管理,优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行数字化建设。投资170万元建设“智慧消防”、“明厨亮灶”和“智慧养老”大数据管理平台,与应急、医疗、市场监管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积极推动半失能、失能困难老人的居家上门服务和硬件配套工作,为1253名半失能和失能低保老人提供37590次居家上门服务,为420名失智老年人发放智能定位手环。完成1284户困难老年人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等适老化和智能化设施。加强标准化管理。以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开展养老机构“信易养”守信激励机制,组织34家养老机构实现安全评估、星级评定。实施养老机构“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管控,制定行业标准、企业标准50余项,开展动态评估11次,整合提升2星级以下、资质能力较弱的特困供养机构13家,取缔关停不规范养老院6家,整改存量养老服务设施5处,安全整治3处,服务达标率100%,推动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政策性激励。每年财政拿出40余万元,发放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常态化开展优秀养老服务组织、最美养老院长、最美护理员评选、敬老使者评选和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免费培训养老从业人员1268人次,培训“两院一体”照护人员612人,养老护理员的从业积极性,增强职业荣誉感持续提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