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一系列新政,从个人账户使用到跨省结算,再到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篇文章将带你详细了解这些政策,帮你守护好自己的医保权益。


  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更灵活,范围再扩大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迎来了重大变革,不仅跨省共济使用范围扩展,办理流程也大幅简化。现在,个人账户资金可跨省共济给近亲属,涵盖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用于支付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个人负担费用、定点药店购药费用,甚至还能帮近亲属缴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费用。截至 2025 年 2 月,已有河北、内蒙古、上海等 14 个省(自治区)的 117 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功能,实现跨省共济,计划 2025 年底前覆盖全国 90%的统筹区。


  办理时,只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激活“医保钱包”,绑定近亲属信息后就能转账。资金使用无需异地就医备案,也不受就医地限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跨省结算服务升级:就医更便捷,结算更高效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也有了新进展。2025 年底前,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 10 种门诊慢特病将实现跨省费用直接结算,覆盖全国 80%以上统筹区。这意味着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在异地就医时无需再为报销烦恼,直接结算即可。


  同时,定点医药机构与医保部门间的即时结算将推广至全国 80%统筹区,减少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压力。目前已有 10 多个省份实现实时结算,无需预先备案或垫付费用,跨省就医变得更加轻松。


  其他关键调整:账户支取、线上服务与监管强化


  参保职工身故后,家属可一次性支取其医保个人账户内余额,解决了后顾之忧。从 2025 年起,参保人还能通过线上渠道(如 App)查询医保账户余额、参保信息等,减少线下跑腿。


  医保局也加强了监管力度,严查医保账户资金滥用行为,如购买非医疗商品,违规者将面临追回资金及处罚,确保医保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阶段性降费与补缴政策:减轻负担,保障权益


  多地职工医保费率下调,如厦门、深圳等城市,厦门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率由 7.5%降至 6.5%,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率同步下调,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对于未缴满 25 年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2025 年起可一次性补缴,以享受终身医保待遇,让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更加稳定。


  这些医保新政旨在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负担,并推动全国医保服务一体化。大家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合理利用医保权益,若想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国家医保局官网或各地医保部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