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本来身体就不舒服,如果等了半天,进了诊室才发现自己挂错号了,需要重新挂号、排队,心情一定很郁闷。


  面对医院越分越细的科室,很多人不知该看哪个科。熊小知微信内搜索“生命时报”关注,每周日准时更新)今天就梳理一下最容易挂错号的科室,帮你以后少挂冤枉号,获得及时的治疗。


一表梳理容易挂错号的病

  容易挂错号,大多是因为多种疾病可能引起同一种症状,一般人难以辨别。


主要病症伴随症状最佳科室眩晕头晕与头的位置改变有关,例如躺下或翻身就感到天旋地转耳鼻喉科天旋地转,站不稳,有时甚至意识不清,眼球乱转神经内科昏昏沉沉的,心里特别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就觉得难受心理科晕的时候脖子特别疼,摇头晕得更厉害,可能伴有手麻、脚麻症状。骨科晕的时候心前区疼痛、心慌、心脏不适心内科经常熬夜、天天看电脑或打游戏,用眼睛过度时出现晕的感觉眼科面色苍白血液科头痛伴有眩晕、耳鸣,或者鼻塞、流涕耳鼻喉科一侧头痛,疲劳、紧张时加重神经内科有高血压的人突然头疼血管内科外伤头痛神经外科肚子疼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普通外科腹痛伴有反酸、呕吐、腹泻消化内科腹痛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泌尿科女性,停经后发生急性腹痛妇科上腹痛且放射至肩膀心内科胸痛心口或胸前疼痛,放射到肩膀,有压迫感心内科固定位置持续疼痛疼痛科乳腺不适女性乳房疼痛、结节乳腺外科/普通外科男性乳房疼痛普通外科/内分泌科(肥胖者)腿疼仅某一关节肿、疼骨科两侧关节疼同时发作风湿免疫科腿肚肿胀,按压更疼,走路疼休息能缓解血管科牙疼发炎上火牙龈肿口腔科牙疼+脸疼+鼻塞耳鼻喉科经常运动后“牙疼”心内科儿童肥胖内分泌科失眠压力大、焦虑精神心理科睡不着、睡不香神经内科打呼噜睡觉打呼噜,偶尔还“暂停”三五秒呼吸科/耳鼻喉科过敏皮肤瘙痒、鼻塞流涕变态反应科/皮肤科

学几招,看病少走弯路

  为避免挂号时走弯路,可尝试这样做。


  提前“查资料”


  看病前可通过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了解应看什么科室,找到最合适的专家,但是在网上查找信息时要注意甄别广告。


  首诊选社区医院


  第一次看病可以先到社区医院,如果到大医院看病,可向导医人员咨询。


  先挂综合科室


  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


  提前预约


  目前,多数医院已经普及网络预约挂号,就诊前可先在网上预约或拨打“114”电话预约。


  在各医院的官网上,通常有“预约挂号”的指引,大家也可通过官网找到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或电话进行预约。


聪明看病掌握9个技巧

  看病时,掌握一些技巧,能节约时间和金钱。


  1、相关检查单按时间排序


  就诊前要准备好病历、就医卡、医保卡、身份证,近期的检查结果、化验单等最好按时间排序,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初诊可以选择周四或周五,一方面,周一到周三每天上午11点之前是相对就诊高峰期。


  另一方面,不少专家多周一、周二出诊,周四、周五完成初诊的各项检查,如需进一步治疗或重要决定,方便预约专家号。


  2、第一次看病不必挂专家号


  有的人一到医院就直接挂专家号或特需门诊。其实,医术精湛的专家也不是看一眼就知道你的病情,而是需要结合检查来判断。


  如果是普通疾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可先在普通门诊做完基本的化验检查,只要不是急症,可以在普通门诊治疗。


  遇到治疗效果不好或是疑难杂症,才需要将普通门诊的相关检查做完后,再寻求专家的帮助。


  3、素颜、宽松衣物更方便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看病的时候都有“望诊”的环节,面部气色和唇色是医生判断疾病的一部分依据。因此,女性去看病时尽量不要化妆,以免掩盖了某些疾病征兆。


  另外,如果穿着过紧,可能掩盖一些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不利于医生判断。看病时应尽量穿宽松的衣物,便于配合检查。


  4、讲述病情要抓重点


  医生看诊时与每位患者沟通时间有限,讲述病情要言简意赅,提供肯定、准确的答案,大致包括:“我哪里不舒服”“这种感觉持续多少天了”“可能的发病诱因”“在其他医院做了哪些检查” “之前生过什么病、吃什么药”等。


  5、列一张问题清单


  列一张“问题清单”,保证在就诊后,对自身疾病有基础的掌握。


  主要包括:


      得了什么病;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活要注意什么;


      这病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吃药后有无可能出现的反应,服药时间和禁忌等;


      服药后多久能见效,如果吃药后不好怎么办;


      是否需要复诊,大概多久。


      6、检查前做好准备


      高血压患者第二天早晨要正常服降压药。


      如果第二天要抽血,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尽量要空腹,也不要过多饮水。


      如果要做B超、CT或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检查,保持空腹。


      如果是做全身检查,最好先洗个澡,洗完头后不要抹发胶。


      7、别急着拒绝做检查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尤其是第一次看病的患者,医生无法通过问诊完全掌握病情,需要根据检查结果诊断疾病。所以检查十分必要,别因为想省钱就拒绝必要的检查。


      病情比较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据医生要求定期取药,不做检查。


      8、听医生的话,定期复诊


      治疗不彻底、擅自停药、拒绝复诊,导致的疾病反复,对身体伤害更大。


      例如,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血压稳定了就停药,结果导致血压不稳定,甚至“反跳”至用药前水平,进而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建议遵医嘱坚持用药并定期复诊。


      9、避免重复用药


      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同时吃可能会在胃内发生反应,不但起不到药效,还可能危及健康。


      有的人可能会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每种病都需要吃药。


      这种情况下建议找到最后一个为你看病的医生或药品咨询处的药师,把所有药拿出来,让他帮你甄别哪些药需要吃,吃多长时间等。


      最后,熊小知想说的是,很多疾病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效果。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全面准确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


      看病时不能因为几副药效果不甚明显,就立马更换医生,以免造成重复治疗或延误治疗。


      本期编辑:张杰 美编:靳丰华


      致读者


      每周日与你见面的熊小知,2018年又多了一种与你“相遇”的方式——


      经增补知识点、重新绘制漫画后,满载45篇精选文章、共376页的图文科普书《熊小知说健康:医点就通》正式出版了。


      生动的医学科普×漫画配图×指导详解,戳下面链接,把这本会卖萌的医学科普书带回家↓


      当当网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24289.html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