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武穴市医疗保障局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各乡镇(街道)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连锁)药店、基层经办机构,立足医保职能,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为宗旨、便民为目的,扎实推进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强化救助政策落实,着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保基本、全覆盖、守底线”原则,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在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救急、救难作用的同时,持续把医疗救助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创新医疗救助模式,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办法,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招标选定一家能力强、服务优的商保公司经办医疗救助保险业务,截至目前,已救助困难对象4731人次,支付救助资金535.9321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优化医保经办流程,特慢病审批跑出“加速度”。以为人民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导向,把门诊特慢病病种待遇认定初步审核权下放至市内17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评审时效由原30个工作日缩短为9个工作日,彻底改变以前每年2次的集中上报申报资料、集中评审方式,改为每月组织2次专家评审,大大提高了办理时效,解决了以往参保群众门诊特殊慢性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享受待遇不及时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增1719名特殊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了此次改革带来的红利。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好群众“救命钱”。开展打击诈骗医保基金暨“三假”专项整治工作,联合市纪委监委、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依托数据平台、重点问题线索,开展床位费和冒用死亡人员参保信息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抽查病历1541份,检查3165人次,回访病人128人次,查看各类台账389份,查处违规病历174份,发现问题线索113条,共追回基金138.49万元,行政处罚275.65万元,向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4条,主动曝光典型案例33起。通过联合行动,形成了监督合力,有力提高了监管质量、提升了监管效力,进一步压实了医保基金监管主体责任,确保百姓“救命钱”用在刀刃上。


  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方便群众就医购药。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参保人的医保电子身份凭证,能实现无卡就医购药,还能为参保人提供医保账户查询、医保消费明细查询等许多在线医疗保障服务,实现住院登记、医保个账支付、医保就诊和购药支付等功能。


  围绕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和现场培训会,对各乡镇(街道)医保分管及医保办负责人、定点医药机构负责人的激活认证等工作进行安排;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四进”活动。局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干部进乡镇、进社区、进医院、进药店面对面指导医保电子凭证应用,确保城乡居民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工作顺利进行。邀请第三方专业人士驻村宣传推广,发动第三方信息员走街串户,深入村民家中指导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申领激活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299556人,激活率42.4%。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全力做好电子医保凭证推广工作,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申领激活保障服务,切实提升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率和使用率,让群众看病就医享受更大便利。


  供稿:郭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