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医保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医保系统将以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政策落实和基金监管规范年行动”为主线,建机制,抓重点,强管理,优服务,落地落实各项医保改革措施,助力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市四十周年。


  会议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公布了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市参保总人数达253万,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城乡居民参保207.5万,职工医保参保45.66万;正在享受长护待遇8355人,累计享受长护待遇1.5万人;完成全市1136家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检查,查处医药机构295家,挽回基金损失3564万元,查处“三假”问题121例,行政处罚56例,罚款592万元。


  会议对2023年医保改革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我市医保系统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非义务教育段学生儿童等重点人群,严格落实新生儿免缴出生当年医保费、资助困难群众参保缴费、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长护保险费与基本医保费一单核定等政策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加紧调研测算,6月底前出台荆门市惠民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将参保患者政策外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落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3月底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救治费用由医保和财政分别承担,同时在严格执行新增42种新冠用药临时纳入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国家再有新增,即刻兑现报销政策。贯彻执行市级统筹、门诊共济、医疗救助和DIP付费(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等一系列政策,同时优化服务,做好宣传解读工作。健全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重点优化农村医保经办服务,延伸服务网络,促进服务下沉,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此外,我市医保部门将把慢特病病种由25个扩大到37个,全部实行年限额管理;进一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力争达到70%;加大“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超过70%,更多高频医保服务事项“跨市通办”“跨省通办”。(记者魏燕莉 通讯员张敏)


  本文来自【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