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近日,家住安徽省南陵县家发镇花园村村民李某某,因突发主动脉夹层,花去医疗费15.6万元,给家庭经济和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李某某便带着医院出院材料向村医保管理员咨询医保救助政策。村医保管理员立即用手机将其提供的身份证和医院住院材料进行拍照,随即发送给镇医疗救助经办人员,通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平台,对李某某人员类别、核实病种、核算医疗费用等是否符合医疗救助条件进行查询,几分钟后就得到信息反馈。接着,村医保管理员开始着手收集纸质材料和上传相关资料图片,镇医保经办人员立即通过平台数据初审后,将审核结果经由“互联网+”这一平台推送至县医保所办公室进行网上办理。县经办人员收到信息后,立即进行网上复核。经复核无误,很快就将该患者的医疗救助款项打到个人一卡通银行账户。


  这是南陵县医保部门为认真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的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依托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着力推行扁平化管理,倾心畅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项创新之举。


  作为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医保部门,南陵县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创新医保管理扁平化机制,将医保经办服务向镇村最基层拓展延伸,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去年8月,该局出台了《南陵县基层医保经办服务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按照“统一配置、强化协作,统一流程、注重规范,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人员配备上,要求各镇在现有镇医保所的基础上,配备至少1-2名专职从事医保经办工作的人员,各村(居)要明确1名医保管理员。在场所及设备保障上,依托镇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相对独立的医保经办场所,配备信息传输所需的计算机、高拍仪等设备。在明确经办事项上,积极推行日常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开展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参保群众基本医保零星报销及医疗救助业务受理、初审、上传、录入等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试点运行,完善了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成功打造医保办事15分钟服务圈。


  办事排长队、资料报送来回跑、审批程序繁琐等现象,一直是困扰医保服务的疼点,也时常为群众所诟病。今年,南陵县医疗保障局将解决这一痛点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在去年推行扁平化管理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城乡医疗救助业务经办服务为模块,逐步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延伸推进,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今信息化技术优势,由村里做好医保资料信息上报,镇级做好相关资料采集、初审及网上传送,县级完成网上审核、审批及资金支付等工作,依赖网络服务,优化经办流程,缩短经办时间,让数据多跑路,使群众少跑腿,从而为参保群众提供“就近跑一次”的便捷医保服务。


  自开展基层医保经办服务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以来,截至目前,该局共为625人次进行线下办、网上办、即时办,发放金额约330万元。(殷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