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考四年,三级公立医院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正式发布。2044家西医类医院参加了2021年度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结果显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并强化结果运用,各医院更加重视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政策落实。通过连续4年的绩效考核引导,三级公立医院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增强,医院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民群众满意度保持稳定,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发挥。
要将目光转变到“思考内部改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在2021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李大川说,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主动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医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与引导公立医院发展改革有机结合、与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有机结合。
如何确保绩效考核工作发挥应有效果?李大川说,各地各医院要将目光从“关注外部排名”转变到“思考内部改进”,尤其是一些长期排名靠后的地区和医院,更要结合结果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措施,积极改进,“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同时,各地要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核结果与重大项目建设、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绩效工资、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工作关联起来。
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绩效考核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基本稳定在74%的水平,虽然与201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前相比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显然这个数据还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刘婧表示,医师资格考试是一项通过性的考试,通过后可以获得医师资格的执照。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医院层面,都希望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医师。然而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为了提高通过率而降低考试难度,进而降低医师资格的准入门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既包括院校教育,也包括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刘婧说,在参加绩效考核的2000多家医院中,确实存在不同层次的三级医院,比如一些大学的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有院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整体教学质量相较其他医院,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一些地市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自身不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年轻的人才还需要送到规培基地参加培训,这样的医院在人才培养上的表现和大学附属医院确有差距。
刘婧建议,对于这样的差距,各家医院应该牢记 “打铁还需自身硬”,尽管有一些客观条件上的差别,但是也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
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是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
数据显示,河南省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等级连年攀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中,河南省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综合得分由2020年的14.55分上升至2021年的15.75分。
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在提升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等级上,河南省开展了如下工作:
持续健全推进机制。2019年制订《河南省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升级战工作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连续4年持续攻坚。在实践探索中,坚持主观推动与政策引领、理论培训与现身说法、全体动员与分层辅导、国家指导与自力更生、行政部署与专家跟进、全局着眼与细处着手“六个统筹”,逐步形成了河南特色的电子病历建设路径。
持续完善专家队伍。遵循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思路,充分考虑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工作实绩、业界影响和作风纪律,严格遴选专家,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充实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专家组。
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根据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步骤,结合河南实际,探索形成了升级意愿调查、升级情况初筛、分级专题培训、分片包干指导、精准全面辅导、数据报送质控、线上线下审核、分级评价“回头看”的闭环管理流程。强化部门担当、专家作为、医院创建“三方责任”,持续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电子病历临床应用水平,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绩效考核是推动深化医改政策落地、落实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公益性质、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山东省建立了核心指标季度通报机制,制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暨高质量发展季度评价指标体系,按季度统计、调取、分析数据,并进行全省通报。
建立质控培训机制,建设山东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开展多轮数据质控工作,确保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同时,周期性开展数据解读、专项培训和典型经验学习交流。
建立问题整改机制,要求各医院围绕问题和差距,深入分析原因,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三张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持续整改提升。山东省还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绩效考核连续2年为C等级的中医院,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建议当地调低医院级别。对于每季度、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较差的医院,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对其所在市卫生健康委分管负责同志、医院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探索管理新机制
合理用药相关指标,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统一监测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使用情况,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实施了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有效改善了医院用药情况。
多部门联席会议由医务处牵头,改革办、考核办、财务科、医保办、护理部、药学部、耗材办、纪检办负责人参加,院长主要负责,相关分管院长负责审批方案。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文江说,会议于每月月初举行,通报全院和各考核单元前一个月以及当年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均次费用、均次药费、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次耗材费用、耗占比、居民医保总控等指标,重点监控药物、基药、重点监控耗材等使用情况,超标科室的药物、抗菌药物、耗材使用具体数据等。同时,由职能科室根据运行指标和超标科室具体数据,对全院重点监控药物、辅助类药物、同类药物的高价药物、DD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值高的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耗材等提出全院限制使用量和部分科室限制使用提议,经多部门讨论通过。
据李文江介绍,医院会统计上季度使用金额排名前100的药物,由药学委员会确定30个重点监控药物,由耗材委员会对非必需治疗类耗材确定50个重点监控耗材。在多部门联席会议上,会议通过讨论确定药占比、均次费用超标科室限制重点监控药物使用,确定耗占比、均次费用超标科室限制重点监控耗材使用,直至相关指标年度达标,再由下次会议讨论恢复权限。限制和恢复使用均根据医院批准的会议纪要由医疗院长和医务处主任签字后,由相关职能科室执行,相关限制和恢复使用均通过信息系统控制。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4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既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政治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强的专业工作。完整、准确、全面地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正是在卫生健康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文:本刊记者 孙梦 王祎然
审核:孔令敏 张士国
本文来自【中国卫生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