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钱“所托非人” 代取公积金不靠谱
年过六旬的退休工人李大爷,前往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当赵大爷递交了各种材料后,系统却显示“个人信息异常”,这让是怎么回事?李大爷瞬间陷入了迷茫。
李大爷退休了,这天,他来到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想把自己的公积金取出来。
二三十年的公积金不是一笔小钱,眼看着取不出来,李大爷是真着急。工作人员所说的“个人信息异常”是怎么回事, 李大爷完全不明白。其实,事情还要从李大爷路边的一次“偶遇”说起。
李大爷根本不知道怎么提取公积金,需要什么手续、怎么操作,李大爷是一无所知。李大爷真是犯了难。这天,李大爷看见了一个“代取公积金”的广告。
听了李大爷的情况,吴某拍着胸脯说:没关系,不需要任何手续,李大爷坐等收钱即可。
自此之后,李大爷就安心地等待公积金到账了。没有房本,没有契税发票,吴某怎样来帮李大爷提取公积金呢?
对第一版假房本、假票证,吴某很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指导造假人,北京票证的版式,公章的样子及位置。第二版假房本、假票证,吴某非常满意,认为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于是,吴某将假房本、假票证拍好照片,上传到了公积金提取系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时,发现了其中的马脚。
工作人员电话通知了作为账户注册人的李大爷前往业务点核实情况。李大爷对假材料的事情毫不知情,公积金管理中心随后报警。
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办证的黑色小广告, “城市牛皮癣”、不美观,仅仅是这些小广告最表层的危害,而深层次的危害是:每个假证的背后,是对社会诚信的践踏与摧毁;给每一个买假证、假发票的人埋下了违法,甚至是犯罪的陷阱。
为了留住一单生意赚取劳务费,而采用伪造证明的吴某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检察官提示,个人公积金业务切莫随意由他人代办,更不要提交虚假信息,反而拖延公积金提取速度。
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提示,提取公积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如果老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也可以前往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及管理部,或多家银行网点进行了解。
来源: 法治进行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