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均住院费用下降913.61元!焦作在全省率先完成2023年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清算工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焦作在全省率先完成2023年度清算工作,次均住院费用从2022年的7619.61元下降至6706元,降幅为11.98%。这是记者4月12日从全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业务培训会了解到的信息。
这个可喜的变化,源自焦作市推行的一项全国医保付费试点改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简称“DIP”)改革。去年,焦作市医保局在第二届全国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改革经验。
DIP是按病种分值付费,也就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医院来说,曾经是收入来源的检验检查、药品、耗材等,一下子都变成了‘成本’。这就倒逼医院规范诊疗、控制成本、提升服务。”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人说。
在2022年提前实现全市医疗机构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基础上,焦作市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推行康复类和精神类疾病按床日付费,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初步形成。2024年,焦作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门诊支付方式改革,目前已完成工作方案、经费预算、目标设定等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试点任务,为全省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有益实践经验。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国家明确的重大制度安排,省医保局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确定为全省重点任务,在开封、安阳等6个统筹地区推行DRG付费改革,在郑州、焦作等13个统筹地区推行DIP付费改革,覆盖全省19个统筹地区。
今年,全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重点将从抓扩面向提质量迈进,各地医保部门将在区域预算、分组测算、费用审核等工作过程中,全面提升改革质量、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着力推进机制完善、配套健全、措施细化、流程优化,增强改革落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推动各方积极融入协同改革进程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