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底色更浓 山东青州创新举措推进社保扩面提质
精准引导 扩大参保“朋友圈”
最近,青州市佳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员工谢文昌遇到了一件高兴事,企业给自己和工友们买了社保,“想到以后退休了咱也有退休金,生活更有盼头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儿了。”
随着社保扩面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幸福和踏实。稳稳的守护来自改革的破土,根据潍坊市提出的实施社保扩面提质行动安排,青州市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成立扩面领导小组,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已参保企业中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难点,多次召开扩面工作推进会,专题部署,全面动员,深挖参保资源,扩大参保“朋友圈”。
突出上下联动。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扩面专班,实行领导包靠镇街制度,青州市社保中心8名领导定期下沉一线,到包靠镇街企业了解生产、用工和参保情况,协调和帮助企业解决社保有关问题,深挖社保扩面潜力,强势推进。
突出协调调度。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扩面工作调度会,分管领导汇报当月扩面情况和疫情期间包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并研判扩面的措施和重点企业,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共同推进扩面征缴工作。
突出宣传发动。通过走访座谈、上门服务等形式,提高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现身说法、答疑解惑等方式,强化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变“要我保”为“我要保”;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及时做好惠企政策推送,将参保服务送到“家门口、田头边、手掌心”。
多方联动 挖潜扩能“强矩阵”
在青州市良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社保专员正在为新入职的员工办理社保手续,自从收到青州市社保中心发送的“一封信”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当即打电话咨询社保中心,通过“绿色通道”,不到半个小时就为全厂7名工人办理了社保。
“为了避免企业有抵触情绪,我们针对精准扩面制定‘笨’办法,就是将精准扩面定位于全市正常生产经营且未参保立户企业,向他们寄发一封信。”青州市社保中心征缴科科长王昌邦介绍说。
从企业需求侧入手,找出社保扩面的主要阻碍,再从供给侧想办法,“一封信”扩面提质的想法应运而生。为了掌握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精准发力”,青州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与镇街做好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的同时,及时全面地掌握辖区内正常生产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网格实名制管理目录》名单,快速进行对比,筛查出未参保立户的单位,同时利用税务登记网和“天眼查”系统,查出该企业的详细联系方式,向所有未参保企业发出《关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立户的函》,督促他们尽快完成参保立户,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封信”创新带来了实效。据了解,青州市共向全市1880家应参未参企业邮寄了告知函,寄出后有1839家收到了告知函,退回41封信,告知率为98%。新增参保缴费人数3218人。
倾情服务扎牢惠民“大福袋”
走进青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几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窗口上的指示牌写着“社保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在窗口内忙忙碌碌,窗口外则很少见到来办业务的市民。专线“一号响应”、专网“一网通办”、专窗“一窗受理”、专员“一对一服务”,群众打个电话、网上填个信息就可顺利办理业务,再也不用跑来跑去,极致的服务打通了社保扩面“最后一公里”。
“这样的办事速度让人服气。”青州市良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良感叹道。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扩面成果,把社保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牢,青州市规范整合民政、公安、卫健等多部门数据系统,理顺经办服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设立专线、专窗、专人,方便企业立户缴费。对操作参保系统有困难的企业,他们还主动提供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参保立户、增员、基数申报等网办工作,以倾情服务稳稳托起了百姓的幸福。
想群众所想,盼企业所盼,通过一系列的扩面措施,青州市社保扩面提质工作实现从“保量”到“保质”的转变,群众“表情包”幸福满满、暖意融融。
“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安全网、收入分配器,是实现社会公平、企业发展的重要内涵。”青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巩固提升行动,办好惠民实事、利民好事,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温度。 (马加荣 吴淑涛)
来源: 光明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