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不知道咋解决老板拖欠我工资的问题,没想到一跟人社部门反映就有了回音,很快帮我们落实解决了。”日前,贵州籍在化务工人员李叔紧握化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干部的手,高兴地说。


  为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化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以“三诊”工作法为依托,着眼于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工作日“坐诊”,倾听群众心声。领导干部在工作日“坐诊”劳动保障监察大厅,“零距离”为群众服务,耐心倾听农民工的诉求,参与证据核实、劳资双方调解等重要环节,对劳动监察工作进行“全流程”体验,了解办事群众的心声,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举措,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不断为群众排忧解难。


  加大日常巡查,掌握区域内动态。


  双休日“出诊”,化解劳资纠纷。根据实际将化州城区和23个镇(街道)合理划分责任区域,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和深度,全面掌握区域内动态;利用双休日、晚上时间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存在劳资纠纷企业,全面开展欠薪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力求摸清底数,将欠薪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接到举报投诉时,第一时间协调处理人员及时了解纠纷情况,强加协调沟通,积极做好现场疏导维稳工作,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将诉求满足在现场,把劳资纠纷化解在基层。


  不定期“会诊”,提升治理实效。针对群众反映的涉及面广、一时难以解决的劳资纠纷问题,联合检察、法院、公安等职能部门和住建、水利、交通、教育等行业部门开展多方“会诊”,形成合力抓紧抓实抓细劳资纠纷化解工作,督促其各自主管的行业企业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办,事事有人管;办结后,由专人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实现交办有答复,办理有回音。


  截至目前,化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接待群众324批413人次,走访群众134批375人次,推动化解疑难信访事项60件次。


  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 曾子豪 董天忠


  【作者】 杨建雄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