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政策的变化历史
中国社保政策的变化历史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话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时期。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 1978~1985年是改革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准备,包括制定有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及进行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1986~1992年是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为支撑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企业退休保险制度。1993~1997年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支柱之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为支撑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8~2002年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03年至今是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加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社会保险法》并于2011年实施,规制了中国要建立的是以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为主体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2013年,国务院发布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行政法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