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民只要带齐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在镇公共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城乡居保业务了!”在罗定生江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村民介绍起社保经办服务的新变化。


  上述变化,是云浮聚力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实现群众“家门口办社保”的一个缩影。


  此前,云浮城乡居保业务经办采用社银合作模式,即社保主导、合作银行经办,但无法完全满足群众办事需求。近年来,云浮全力推进“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建设,将城乡居保经办服务延伸到了镇村。


  目前,云浮以社保经办机构为主体、横向到银行、纵向到镇村的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已见雏形,“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目标逐步实现。


  聚焦业务下沉


  全市“窗口”全覆盖


  目前,云浮全市63个镇(街)的党群服务中心均设有城乡居保业务办理窗口,972个村(居)委都配置“粤智助”自助服务终端。


  窗口全覆盖的背后,是云浮人社部门为破解参保人办理业务路途远、效率低、办事难困局作出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推动镇村级经办点业务自助终端建设,云浮市社保局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对高频社保业务进行全流程体验,提出优化建议,让自助终端业务系统更便利。


  云浮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说,“城乡居保镇村通”在云浮全覆盖之后,村民不必再跑镇或以上机构,在自家门口即可直办业务,超120万参保人受益。


  强化社银合作


  扩大服务供给面


  云浮市社保局积极发挥银行基层网点布局优势,在全市87个合作银行经办网点设置城乡居保业务办理窗口。


  每个网点均配备电脑、扫描仪等设备,有经办人员、自助查询终端机,按照城乡居保经办规程要求开展参保缴费、信息变更、参保注销、资格认证、待遇发放等业务经办工作。


  关于服务对象的普遍性,针对偏远山区农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云浮市社保局还组建了“社保志愿服务队”,上门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业务。


  据了解,为了引导群众尽快熟悉“家门口办社保”的服务模式,云浮市社保局还深入镇村开展精准宣讲、送服务等活动。


  聚焦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业务人员


  既然每个网点均有经办人员,如何确保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


  对此,云浮市社保局制定了全市统一的城乡居保10项业务经办课程、课件,明确每项业务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具体操作,由各县(市、区)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对辖区内的镇村平台和业务合作银行网点城乡居保业务经办人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


  “我们努力在全市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社保服务先锋队。”云浮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内培人员,该局还积极联动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合作银行,配备相对固定、具备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确保业务放得下,接得上。


  上线一体化平台


  有效防范冒领风险


  针对城乡养老保险死亡多领、服刑多领待遇等突出“短板”问题,云浮人社部门积极创新基金风险防范模式,开发出“云浮市城乡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贯通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实现日常管理下沉到村一级。


  据了解,村(居)委协办员通过登录服务平台手机APP端,可及时查询辖区内城乡居民养老参保和待遇领取人员情况。


  “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待遇领取人员死亡、服刑等情况的,可通过服务平台反馈给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待遇停发手续。”有村委协办员介绍说。


  上述平台“线上”“线下”协同并进的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冒领多领城乡养老保险待遇行为。据了解,自平台上线使用以来,云浮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死亡冒领待遇人数连续两年同比大幅减少,显著成效得到了广东省社保局高度肯定。


  【南方+记者】崔洪铭


  【通讯员】云人社


  【作者】 崔洪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