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已正式实施这项全新的社保制度!90万参保人员获保障
10月8日,在义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 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内,77岁的吴奶奶正躺在床上,从家里赶来探望的老伴张爷爷则在一旁看着护理人员替她拍背、盖被子。
“他们比我照顾得更专业、更细心。”张爷爷说,老伴已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据了解,吴奶奶患有帕金森、双肾结石、严重骨质疏松等疾病,近年来随着病情加重,四肢已不能活动,需长期卧床,其子女都很忙,而年事已高的张爷爷也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家人只能把老人送到这里,每月需负担3800元。
让张爷爷欣喜的是,从10月份起,护理费用将大大减轻。“8月,市里对像我老伴这样的老人进行失能评估,她属于失能5级,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标准,这笔护理费用可以大部分报销,算下来,每月自己将少掏2025元。”对于这个政策,他连声说好。
图片来自网络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长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员,提供生活护理和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险制度。
作为“浙江模式”先行先试的试点县市,义乌是由省人社厅确定的金华地区首个建设试点城市。目前,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已建成长期护理保险“1+1+3”政策体系,义乌已正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根据相关政策,义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同步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实现了保障人群的全覆盖,为全市90多万参保群众提供了全面保障。
护理形式与待遇
从义乌市医保处了解到,符合义乌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标准的人员,发生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护理设备使用费、护理耗材费等纳入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标准,实行每床日护理服务项目管理。期间,失能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服务形式,享受相应待遇。
具体的护理形式分为三种:居家上门护理的,平均支付标准不超出90元/天,基金支付80%;养护机构护理的,平均支付标准不超出90元/天,基金支付75%;医疗机构护理的,平均支付标准不超出130元/天,基金支付70%。
具体服务内容
那么,长期护理保险有哪些具体服务内容呢?据义乌市医保处负责人介绍,其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护理两大类。其中,生活护理服务项目分为清洁卫生、营养摄取等六个部分共计38项生活护理服务项目;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包括鼻饲置管、导尿等2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条件,且选择居家上门护理的,可同时享受养老服务补贴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补助待遇;选择养护机构和医疗机构护理的,不再享受养老服务补贴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待遇。
费用的缴纳
在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方面,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由财政资金和个人缴费组成。其中,个人缴费部分以全市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缴费基数,按0.5‰比例缴纳,目前为每人每年36元,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长护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每月按规定比例从医保个人账户中划转,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在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时按年度总额一次性征缴。特殊群体、困难人员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市财政予以补助,具体人员名单与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财政补助人员相同。
失能评估是前提
根据义乌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意见规定,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员,经综合评估失能等级在四级及以上的,才能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也就是说,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前提是需要进行失能评估。
如何申请失能评估
为深入贯彻义乌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失能评估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简化流程、减少材料,并设计了线上申请、自评功能。
失能评估“零次跑”
参保群众可注册“我来照顾”微信公众号,然后点击“我要申请”;
进入《失能评估自评表》模块,按要求录入相关信息,如自评分值超过40分的,可进入《评估申请》模块完成提交申请。
期间,参保群众可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拨打“400-0365-099”免费电话咨询,入住定点护理机构的,由机构组织自评并提出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评估人员将在5个工作日内主动上门评估;
评估结果通过专业评估信息系统给予评级,失能等级符合长护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将予以公示,使失能评估的全流程实现了“零次跑”。
工作人员提醒:参保人员首次申请失能等级评估的,失能评估费由基金承担。但参保人员如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并申请复评的,失能评估费按每人每次200元的标准收取,失能等级复评结果符合长护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则失能评估费由长护保险基金承担。参保人员首次评估不符合待遇享受条件,因病情或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申请再次评估的,失能评估费由参保人员承担。
文字| 陈俊林 林晓燕
编辑| 张丹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