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险(社会保险)


  1. 养老保险


  作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需累计缴纳满15年。


  缴费比例:单位约16%(2023年数据,各地或有差异),个人8%。


  2. 医疗保险


  作用:报销医疗费用(门诊、住院等),部分城市可关联家人共用。


  缴费比例:单位约6-10%,个人2%+小额固定金额。


  3. 失业保险


  作用:非自愿失业时可领取补助(需满足缴费年限),最长24个月。


  缴费比例:单位约0.5-1%,个人0.5%(部分地区个人无需缴纳)。


  4. 工伤保险


  作用: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时,报销医疗费、发放伤残津贴等。


  缴费比例:单位全额缴纳(0.2%-1.9%按行业风险),个人不缴费。


  5. 生育保险


  作用: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提供产假生育津贴(单位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单位约0.8-1%,个人不缴费(2020年起部分地区并入医保)。


  二、一金(住房公积金)


  作用:用于购房贷款(利率低)、租房、建房等住房相关支出,单位和个人缴纳金额均存入个人账户,可提取。


  缴费比例:单位和个人各5%-12%(比例可选,需同比例缴纳,如单位交10%,个人也交10%)。


  注意事项


  1. 强制性:五险一金是法定福利,用人单位必须缴纳(部分小微企业可能存在漏缴,需警惕)。


  2. 地域差异:具体比例、报销规则因城市政策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中心。


  3. 权益保障: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支付宝/微信社保查询功能查看缴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