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4日讯 7月4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州市“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社保领域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滨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孟青,滨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劳云红,滨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高宗喜,滨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黎汝强,介绍滨州市社保领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高宗喜介绍,近年来,滨州市先后推出了人社服务“就近办”、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社保稽核风控智能“安全锁”等叫响全国的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自2023年7月,滨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工作联系点以来,滨州市人社局聚焦群众需求,坚持创新思维,持续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工作。今年以来,滨州市先后围绕电子档案单套管理、“AI社保”数字柜员等工作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江苏省、东莞市、潍坊、济宁、德州等省市相继来滨调研学习滨州市“AI社保”数字柜员工作。


  推动传统经办向智能高效转变。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数字人社建设行动”的要求,市人社局在深入调研基层社保经办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保智能经办,选取滨城区作为先行应用试点,积极投入“AI社保”数字柜员研发工作,目前在全市所有市县社保经办机构已全面铺开。应用场景由最初的12个拓展到目前的32个,自2月开展试点以来,办结各类业务30万余笔,核查数据120万余条,经办流程规范操作率100%,综合对比人工,经办效率提升700%,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全天候、不间断规范工作,创新性地解决了业务高峰期人手不足问题,打通了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壁垒,对于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保障基金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升级社保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社保业务档案是记录参保群众社保权益信息的重要载体,实施社保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对于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推动社保便捷经办具有重要意义。市人社局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先行应用国家试点为契机,明确了“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为切入点,逐步推动电子档案在其他业务领域应用”的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完善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制定电子档案升级改造方案,与省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馆数字化设施对接,实现业务档案一体化管理;与市大数据共享平台、山东政务服务网等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共享和应用。与此同时,开展了社保高频业务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目前已完成数字化加工50万份,为社保业务档案电子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社保卡助力居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市人社局积极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不断拓展社保卡在人社、就医、交通、文旅等领域“一卡通用”。在人社领域,目前已实现123项业务凭卡办理,养老金、大学生生活补助等31项待遇补贴进卡发放。在交通出行方面,支持全国任一地区社保卡刷卡(扫码)乘坐滨州市公交车。在文旅服务方面,凭社保卡可借阅图书,出入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档案馆、杜受田故居等馆所景点。滨州市1357家酒店(宾馆)支持全国社保卡办理住宿登记和费用结算,全市3000余家药店、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可直接刷社保卡就医结算,今年以来在酒店和医院的社保卡用户日均活跃量均在350人次以上。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