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弃缴社保",背后有何猫腻?2.5亿老人谁来养?答案揭晓
社保制度为人们的医疗、养老、生育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限购"措施之下,许多城市要求外地购房者必须达到社保缴费年限才享有买房的资格。由此可见,无论是出于自身的福利,还是为了进城买房,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人,社保都至关重要。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逐渐地放弃社保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苦衷呢?究其原因,实际上无外乎涉及到如下几点:
①经济压力大:对于年轻人而言,能够赚钱暴富实现财务自由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月收入并不高,甚至长期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试想,在这种现状之下,车贷、房贷以及生活的经济压力已经让其举步维艰,如若缴纳社保再扣除一部分收入的话,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②缺乏养老意识:对于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其刚刚步入社会,距离退休生活还有近40年的时间,很难同上一辈一样早早就养成很好的养老意识。在他们的认知里,社保再推迟几年缴纳也无妨,放弃社保保障暂时也并没有什么损失与坏处。
③用人单位不予参保:对于农民工而言,享受不到社保福利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多数工程承包单位往往会分批转包给多个小包工头,而小包工头与农民工之间往往只有口头的协议,并没有正式的用工合同。因此,农民工没缴纳社保的占多半以上。
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缴纳社保的社会背景之下,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不断增加。有专家表示,如果照此趋势持续下去,未来退休老人的养老将会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简单来说,社保并不只是要参保人享受福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给子女、亲属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
数据显示,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6个年轻人才能养1个老人,近30年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经由此前的不足9%上涨到了17.8%。也就是说,每100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约17.8名老人的晚年生活,如果再没有社保支撑,那养老压力将会更大。而且,这种压力并不只是退休老人本身,国家的养老事业也会面临巨大压力。
有专家预测,按照现有的养老基金余额及参保缴费状况来计算,2035年我国的养老金余额将可能会被耗尽。因此,基于这点,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的问题受到了专家、学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而要想缓解这个问题,除了通过政策调整降低社保的缴费基数之外,延迟退休恐怕也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了。
对于社保缴费,国家一直提倡一个原则,即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简单来讲,缴纳的基数越高,60岁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缴费的时限越长,退休之后领得也就越多。所以,在此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地参保,不要为了节省几百元而放弃退休之后的福利,否则真的有点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家养老的层面考虑,还是基于自身的社保福利出发,年轻人都应该积极地缴纳社保,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缴费比例,归根结底,只有缴纳得多一些,才能在退休之后享受更好的养老福利!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