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发费用的管理与核算中,人员人工费用是关键组成部分,其合理规范化对于企业财务健康和合规运营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相关政策与实际操作经验,对人员人工费用的合理规范化要点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研发费用管理,确保研发活动的高效开展和费用的准确核算。


  一、人员口径及规范化要点


  (一)人员分类


  研发活动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和外聘研发人员。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辅助人员是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技工;外聘研发人员则是通过劳务用工协议或临时聘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


  (二)规范化要点


  研发人员学历与职称匹配:虽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未明确要求研发人员的学历和专业,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查资料中,需包含研发人员的名单,研发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应与其岗位相匹配。企业应确保研发人员名单的真实性和相关性,避免因学历或职称不匹配引发的合理性质疑。


  研发项目与人员数量匹配:企业的研发项目数量应与研发人员数量相匹配。项目与人员数量的合理性是评估研发费用归集的重要依据。企业应确保研发项目和人员数量的平衡,避免因数量异常引发的不合理性判断。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合理:对于非科研型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一般不应超过公司总人数的20%。如果比例过高,而没有合理的解释,则可能会被质疑为虚增研发费用,所以企业应合理控制研发人员占比,确保其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运营需求。


  研发人员增长合理:企业研发人员的增长应符合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实际研发需求,避免因为了满足高新认定要求而引发的临时招募或将非研发人员纳入研发人员的情形,进而引发研发费用的质疑。


  兼职人员数量合理:如果企业的研发人员主要由非全时人员或未签订劳动合同人员构成,应关注其合理性。企业需要保留兼职研发员工参与研发的工时分配表及考勤记录,确保兼职人员的参与符合行业特点。


  二、人工费用范围及规范化要点


  (一)可加计扣除的人工费用范围


  可加计扣除的人工费用包括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等。这些费用是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力成本,符合政策规定的研发费用范畴。


  (二)规范化要点


  1、费用范围明确


  2017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其他费用包括福利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因此,这三类费用属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畴,但不在“人工费用”类别中核算,而是在“其他费用”中核算。


  2、工资薪金合规


  工资薪金包括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支出。股权激励有等待期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企业应确保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符合相关规定。


  3、人员费用归集准确


  只有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费用才能享受加计扣除。企业应确保不参与研发活动的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费用不计入研发费用。对于非技术性质岗位,企业应通过查阅相关人员的学历、专业背景以及研发过程资料,判断其是否从事研发相关工作。


  4、费用分配合理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外聘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的,相关费用应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


  5、外聘研发人员合规


  外聘研发人员必须是与企业或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的人员。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支付给技术专家的劳务报酬不能归集为人员人工费用,应归集为研发支出“其他相关费用”。另外,企业应确保劳务派遣协议的真实性以及派遣企业应具备相关资质,避免因协议不规范或资质不足引发的问题。


  6、研发人员工资水平合理


  研发人员的平均工资应与同行业相匹配,过高可能会引发虚构研发费用的质疑。针对异常的工资水平,企业应提供额外的解释或证明,以确保工资水平的合理性。


  三、人员人工费用的归集要求与建议


  (一)归集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都对人员人工费用的归集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新认定口径中,人员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口径中,人员人工费用主要包括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那么,这两个口径在人员人工费用归集方面有哪些不同点呢?


  1、人员口径有区别。会计口径为在职研发人员、高新口径为科技人员、加计扣除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


  高新认定中除了研发人员外,还包括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


  2、外聘人员问题归集有差异。


  加计扣除规定:①外聘人员包括与本企业或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合同)和临时聘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


  ②工资薪金包括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支出。


  高企认定口径目前未明确,而高新认定中对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二)处理建议


  1、立项报告明确: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应明确参与人员与预算,确保研发活动的人员安排合理、费用预算准确。


  2、人员背景资料完善:企业应整理完善企业科技人员的背景资料,如参保证明、学历证明、项目分工等,确保人员资质符合研发活动要求。


  3、工时记录台账建立:根据研发项目的不同,建立科技人员工时记录台账和研发费用按工时分配记录台账,确保费用分配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要点的解析和建议,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研发费用的人员人工费用管理,确保研发活动的高效开展和费用的准确核算,从而提升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和财务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