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16:25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赵碧莹


  立足“三农”,服务小微,助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2011年12月8日,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成立。2018年12月8日,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已经7周岁了,这家将自己定位为“草根”银行的金融机构,一直扮演着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生力军的角色,截至11月末,该行各项存贷款余额已经超过75亿元。


  “贷款金额可以更小,客户从事行业可以更广泛,走进基层的脚步可以更深入。作为村镇银行,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于立足县域、辐射村镇的金融便利店,我们的职责就是努力贴近小微企业和‘三农’,当好‘店小二’。”该行行长朱伟平说,“7年来,我们一直深耕‘三农’、服务小微,为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和差异化金融服务,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在此期间,我们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铺开服务网点,在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信贷支持,优化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银行效益提升的双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来深耕农村市场的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更是如鱼得水,为了实现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目标,记者了解到,该行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了富有自身品牌特色的产品库。


  为减轻辖内农户购买养老保险一次性缴纳的资金压力,去年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推出了“乐农贷”助保贷款,为失海渔民和失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提供最长可达7年的分期还款信贷服务,通过按月分期的还款方式,免去农户一次缴纳筹集资金的困扰。


  不仅如此,温岭联合村镇银行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出了“农房贷” “果蔬贷”“渔辅贷”等系列产品,扶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如今,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已累计向‘三农’客户提供支农再贷款、转贷款资金近8亿元,未来也将继续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释放的新动能,从投向和投量上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朱伟平说。


  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今年,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对接科技,发放了该行首笔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和公司专利权质押贷款,贷款余额250万元。


  继2016年与信保基金捐资签约后,今年,该行又与其成功对接了“信保惠农贷”“新三板”“成长版”3项新业务,截至10月底,双方合作业务已达到8种,累计发放348笔,发放金额31559.2万元。


  今年,温岭联合村镇银行还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继续携手,开展了1000万元额度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同时对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2018年再次获得1.5亿元转贷款资金,用于发放利率优惠的支农支小贷款;并继2013年首次获得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支持后,截至目前,共计获得1.8亿元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


  “草根银行”也有春天,尽管“出身”平凡,温岭联合村镇银行已经斩获了业内几大重要奖项——“全国五A村镇银行”“全国十佳村镇银行”“中国银行业协会文明规范服务四星级网点”……还连续荣登全国百强村镇银行榜单、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前50强,以“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专”的独特之处,为温岭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助推了温岭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