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江北街道:养老保险认证“三做到” 特殊群体“暖心窝”
为切实保障高龄、残疾、独居等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权益,解决其认证难问题,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找症结、破瓶颈、解难题、优服务,坚持“主动服务、精准帮扶”,探索“三做到”机制,通过“助老认证先锋队”深入村(社区)开展“贴心关爱认证服务”专项行动,化解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特殊群体的认证难问题。
分类建台账,做到识别更精准。依托社保系统数据,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精准筛查全街道残疾人员、特困供养对象以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名单,并通过“网格员包户+电话预访”方式进行全面摸底,根据摸底情况分类建立“红黄绿”三色台账(红色:失能卧床;黄色:行动不便;绿色:需协助操作)。
操作简流程,做到服务更到位。对卧床失能和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采用手机人脸识别床边认证,实现“一对一”上门认证。为留守老人家属开通“亲友代办”权限,现场演示“四川人社”APP认证操作流程,“手把手”代办指导。结合认证工作,开展“四个一”服务(一次惠民政策宣传、一次反诈安全宣传、一次养老护理知识宣传、一次心理疏导),实现“心贴心”延伸关怀目标。针对偏远村网络信号弱和部分享受待遇人员面容变化较大、面部无表情、聋哑、精神疾病等特殊情况,通过启用“离线认证”模式,后台上传系统进行认证,确保服务“零障碍”“全覆盖”。
统筹促合力,做到帮扶更暖心。成立“暖心养老保险”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每位党员干部分包一个社区,与社区建立联系,定期开展退休人员认证宣传和指导帮扶。成立“助老认证先锋队”,开展“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贴心服务送上门”活动,帮助留守、孤寡、残疾、重病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特殊群体人员成功进行待遇资格认证。截至目前,全街道已完成700名特殊群体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其中上门服务610人,线上协助90人,发放自助指引手册500份,解决因系统异常导致的认证失败问题6例。(何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