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志可能都知道,在自己的工资扣费中,有一项扣费是职业年金,扣费额是养老保险扣费额的一半,在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并轨以后,就职业年金这一养老的补充保险就开始伴随每一位在岗在职的同志而存在。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缴纳的是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本质也是一样的,所以养老保险并轨也并入了职业(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职业年金对于退休后领取退休金的影响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吧。


一、职业年金是什么?缴费比例是怎样的?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并轨后(也就是在2014年10月后)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的,在相关的缴费政策指导下,由个人和单位公共分担缴费,在个人退休后按月或者一次性支取的一种“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一样,包含基本工资、规范性津补贴、改革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等项目。


  职业年金缴费比例:个人按基数缴纳4%,单位承担8%


  个人缴纳部分和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与养老保险不同,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部分是计入统筹账户的)。在2014年10月以前,退休人员的工资是按退休时工资的比例计发。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养老按“中人”养老办法计算,并且有职业年金的待遇项目。


二、职业年金待遇是多少呢?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如何计算自己的退休后养老金?),我们分别介绍了“中人”和“新人”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职业年金的待遇计算是不区分“中人”和“新人”的,都是采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看:


   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总金额=个人扣缴总额+单位缴纳总额+利息


   个人每月职业年金待遇具体计算方法:


  如果是50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职业年金待遇为:


  月职业年金待遇=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总金额/195


  如果是55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职业年金待遇为:


  月职业年金待遇=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总金额/170


  如果是60岁退休,其每个月能领到职业年金待遇为:


  月职业年金待遇=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总金额/139


   也许有的同志已经注意到,在养老并轨后,刚开始缴纳职业年金没多久就退休的同志,退休后因为职业年金账户金额很少,职业年金待遇也很低。的确是这样的,所以但从职业年金待遇方面,个人账户积攒的职业年金费用越多,退休后待遇就越高。职业年金的待遇和缴费额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和缴费时间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一种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缴费时间长,额度就大,但也和基数有关,这也是和自己来进行纵向比较的,不能横向比较。有些基数很高的人,虽然缴费年限短,但最终的额度也很高,待遇也就越高)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某位同志,缴费基数是5000元,个人职业年金月缴费200元,单位缴纳就是400元,个人账户每月积攒600元,一年就是7200元。假设他按这个基数从2014年10月缴纳,2019年10月到了60岁退休,共缴费5年,共36000元,假设利息收入4000元,最终个人账户金额是40000元。


  他的职业年金月兑现待遇为:40000/139=287元/月。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要比这多一些,以为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是在不断增加的,而且利息也是利滚利的。


  也就是他除了养老金(具体算法参照:如何计算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之外,能够多领到的职业年金待遇。


三、职业年金的支取方式

  职业年金目前的支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二)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以上的两种方式只能选择一种。假如选择第二种方式按月支取,我们从第二部分职业年金计算方法中可以看到,如果60岁退休,需要除以139个月,也就是说要活到71岁零7个月,才能拿会自己的全部账户的钱,之后领取的钱就是额外所得了。


  也就是说你的预期寿命要长于71岁零7个月,那职业年金按月领取要比一次性支取更合算。如果是50岁退休,那寿命长于66岁零3个月合算,如果是55岁退休,那就是寿命长于66岁零2个月以上合算。


  (三)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取;


  (四)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最后的这一种方式,自己可能是享受不到了,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补充,也是养老并轨后为体制内人员提供的重要社会保障措施。不管是养老保险也好,还是职业年金,通过基金运行的方式运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负担养老的问题,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重要创举,这也是退休金为什么能够16连涨的原因了。2021年会迎来退休人员退休金的“17连涨”,我们在后期将进一步分析其上涨幅度和增资额,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