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新加坡退休,无论何种职业,职阶高低,领取的养老金都是一样的,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值得中国学习。


  这是对新加坡养老制度的误读,不了解新加坡的养老制度。


  新加坡养老制度主要基于中央公积金。中央公积金下设立4个户头,分别用于住房、投资、教育、医疗和退休金支出。


  中央公积金账户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不同年龄段缴纳比例有所不同,55岁以下最高,缴纳37%,65岁以上最低,缴纳12.5%。


  新加坡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中央公积金的多少、历年投资回报以及账户的累计余额等因素。


  不同的人工作收入有高有低,缴纳的中央公积金各不相同,再加上投资收益的差异,所以退休时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数额各不相同,不可能是一样的。


  中国的五险一金,就是参照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定的,其核心内容与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基本一致。


  不同点在于,中国政府出于对低收入群体的照顾和本国社会现状,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基于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保底限高措施;二是政府对社保基金进行适当财政补贴。


  如果说新加坡养老金公平公正,那中国的养老制度一定更加公平公正,因为中国的养老基金对低收入者有共济补助措施,这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没有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新加坡养老金差距没有中国的大?


  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新加坡工资收入没有中国差别大;二是新加坡各行业都能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比率缴纳中央公积金。


  中国就不同了,由于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工资收入差别很大,加之部分企业不按规定比例足额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逃避社会责任,导致中国养老金差距过大。


  中新两国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逻辑相同。新加坡没有政府补贴和统筹基金,自己缴多少,退休时就领多少。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引入了共济原则,统筹补贴低缴费者。


  按说,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对低收入者更友好,应该受到低收入者的欢迎。然而对养老金意见最大的就是低收入群体,而新加坡养老制度则成为三好学生,广受推崇,实在是有悖常理。


  中国养老金差距过大的成因,问题出在哪儿?是制度造成的吗?那为什么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人们认为是公平的呢?中国养老金差距过大的形成不是制度造成的,而是由于规避制度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