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淮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新变化
淮南网讯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淮南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方案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简称“两个机制”。3月25日,淮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淮南市城乡居保“两个机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进行了政策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淮南市在完善“两个机制”方面坚持先行先试,2012年,淮南市就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为70周岁及以上人员加发高龄基础养老金的制度;对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缴费每超过一年,增发2元基础养老金的政策;多次提高缴费补贴,缴费补贴标准高于省“两个机制”规定的最低补贴标准。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万人,续保缴费人数89.79万人,平均缴费水平达到298元;养老金发放45.79万人,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月养老金平均水平125.6元,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6.34亿元。续保缴费完成率、养老金发放率、平均缴费水平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2019年11月14日,淮南市人社局和财政局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出台了《关于印发淮南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实施方案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多缴多得 共享发展成果
为满足参保人多缴多得的需求,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淮南市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增加了4000元、5000元、6000元三个缴费档次,缴费档次增加到15个。提高缴费补贴,省财政加大了对缴费的补贴力度,对选择200元及以上档次参保缴费最低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50%。同时,各区对1000元以上的缴费档次增加了缴费补贴,激励参保居民选择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统一调整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共计15个档次;分别对应补贴标准为每年:80元、95元、110元、115元、120元、125元、130元、135元、210元、240元、280元和320元(3000元以上缴费档次)。
社保扶贫 实现应保尽保
从2020年1月1日起,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照省规定的100元缴费档次全部进行代缴。截止目前,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共计142837人,其中:应缴费人数为85933人,实际缴费人数为85933人;应代缴费人数8883人(建档立卡未脱贫人数),实际代缴费8883人;应领取养老金待遇人数56904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56904人,发放率100%。社保扶贫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应发尽发。充分发挥了社保扶贫兜底的保障作用。
同时,建立65-69岁人员高龄基础养老金,对65-69岁人员每人每月加发3元基础养老金。
据介绍,“两个机制”文件正式出台后,市人社局已于2019年12月和今年1月对全市县区、乡镇两级200多名经办人员进行了政策解读和经办培训。今年上半年,根据各县区的安排,还将组织对村(居)经办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市人社局还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引导广大参保居民积极主动缴费,激励参保居民选择高档次缴费,增强广大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记者 廖凌云)
来源:淮南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huainan@xawb.cn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