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用途详解与实例解析(2025年最新版)

一、养老保险

  用途: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保障基本生活开支。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每多缴1年养老金增加2%)。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缴16%(800元),个人缴8%(400元)。
  • 最低缴费年限:累计缴满15年34。
  • 关键影响:若缴满15年后继续缴费,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当地平均工资×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

    二、医疗保险

      用途:报销门诊、住院费用(50%-90%比例),个人账户资金可购药。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缴9.5%(475元),个人缴2%(100元)。
  • 最低缴费年限:退休前累计缴满20-25年(地区差异)。
  • 关键影响:断缴超3个月暂停报销,补缴后需等待1-3个月恢复权益。
  • 一、个人缴纳部分:2%全额划入个人账户
  • 缴费规则:在职职工每月缴纳工资基数的2%,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可直接用于定点药店购药、门诊医疗费用支付等。举例:若缴费基数为5000元,个人每月缴纳100元(5000×2%),全部存入医保卡。
  • 资金用途:
  • 日常购药: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如血糖仪、血压计)、医用耗材(如口罩、棉签)。
  • 门诊费用:支付普通门诊自付部分(如挂号费、检查费)。
  • 家庭共济:可绑定配偶、父母、子女的医保账户,用于支付其医疗费用或城乡居民医保缴费。
  • 三、失业保险

      用途:非自愿失业可领取失业金(当地最低工资80%),最长24个月。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与个人各缴0.5%(单位25元,个人25元)。
  • 申领条件:缴满1年+非自愿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56。
  • 案例:若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失业后每月可领1600元。

    四、工伤保险

      用途:覆盖工作期间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报销医疗费并发放伤残津贴。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全额缴纳0.5%(25元),个人无需缴费。
  • 政策升级:2025年起居家办公期间受伤可申请工伤认定。
  • 案例:因工受伤住院花费5万元,工伤保险报销90%(自付5000元)。

    五、生育保险

      用途:报销产检、分娩费用,发放生育津贴(单位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全额缴纳1%(50元),个人无需缴费。
  • 申领条件:连续缴满6-12个月(地区差异)。
  • 案例:单位平均工资6000元,128天产假可领津贴25,600元(6000÷30×128)。

    六、住房公积金

      用途:低息购房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5%-2%),可提取用于租房或装修。实例解析(月薪5000元):


  • 缴费:单位与个人各缴5%-12%(例:各5%,250元)。
  • 贷款优势:贷款100万元,30年省利息约20万元。
  • 提取规则:租房最高月提取额=月租金×缴存比例(如租金3000元,缴存5%可提150元/月)。

    总结:五险一金对未来的核心影响

      险种


      当前用途


      长期影响


      养老保险


      保障退休前收入中断风险


      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养老金越高


      医疗保险


      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终身报销需缴满20-25年,断缴影响大


      住房公积金


      降低购房、租房成本


      贷款额度与缴存年限、基数正相关


      生育保险


      覆盖生育期收入损失


      津贴金额依赖单位平均工资


      提示:企业未足额缴费(如按最低基数)可向社保局投诉,最高追讨3年欠缴金额。


      数据说明:本文实例以2025年政策及月薪5000元为基准,具体执行以当地社保局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