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交哪一个档位比较划算#


  在我们农村,大家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总是能过得安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开始担心一个问题——退休后,靠什么过日子?我身边有很多人担心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的选择,总是纠结到底交哪一档最划算?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人,我从我父母15年的交费经历里,终于得出了一些结论。


1.农村养老保险的“不同档次”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村子里,很多人说起养老保险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交点钱,等着拿养老金吗?”但其实,养老保险的档次差别可不小。每年交的金额从200元到5000元甚至更高不等。简单来说,你交得越多,未来领的养老金就越高。


  我们这里的标准是:每年100、200元、300元、500元到5000元不等。如果你选择最低的200元,那么你每年的保障水平就会比较低,当然,退休后每月领到的钱也少。如果你交得多,比如3000元、5000元,养老金会多得多,日后的生活也会有更大的保障。


2.怎么选择最划算的档次?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刚开始的时候,我爸也考虑过交个最低档,200元一年,毕竟也不贵,负担不重。但我后来发现,这个档次交的养老保险虽然能给我基本保障,但未来每月领的养老金并不足以支撑一个舒适的老年生活。


  后来决定每年交1000元,这样每个月的养老金会有一个相对合适的数额。我们这里的政策是,交满15年,到了60岁就可以开始领养老金。我爸现在已经60多了,每月领的养老金虽然不能过奢侈的日子,但起码够日常生活开销,安心很多。


  那么,如何选择档次最划算呢?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选择高档次缴费无疑是明智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评估一下每月能承受多少,尽量多交些。毕竟,交得越多,积累的养老金也会越丰厚,退休后的保障也更有保障。


3.“交了养老保险,早死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大家最担心的,很多人说:“交了养老保险,如果交了几年就去世,那不就是白交了吗?”其实,我当时也有这个担心,但后来我得知,养老保险的政策是允许继承的。


  如果你在领取养老金之前去世,未领取完的钱是可以转给直系亲属的,尤其是孩子。以后他们年纪大了,达到退休年龄时,就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所以,交了养老保险,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在为下一代考虑。


4.“139个月”的困惑:领完就没了?

  另一部分人担心“139个月”,也就是有人听说了“139个月”的计算系数,就以为交了养老保险,领完139个月就没了。其实,这个“139个月”只是计算养老金时的一个参考数值,它并不是领取的期限。


  举个例子,如果你交了15年,按照这个系数来计算,养老金金额会有一个基数,但不管你领多久,都不会因为超过139个月就停止发放。只要你符合条件,缴费满15年后,到60岁就能按月领养老金,直到去世。